回首页
回首頁 │ 加入最愛 ON / OFF
  1. 認識北聯文教
    • 執行長的話
    • 經營理念
  2. 師資介紹
    • 國文
    • 數學
    • 英文
    • 自然
    • 社會
    • 班導師
    • 安親課輔
    • 行政團隊
  3. 最新消息
  4. 榮譽榜
  5. 活動花絮
    • 資優競試
    • 超級小子數理菁英競賽 第一回
    • 生命教育系列活動
    • 北聯盃三對三鬥牛賽
    • 歷屆 資優競試
    • 歷屆 部落_森 單字大賽
    • 專業師資訓練
    • 小天使愛心義賣活動
    • 夏(冬)令營
    • 英語成果發表會
    • 活力北聯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校園活動剪影
  6. 學生感言
  7. 人才招募
    • 104人力銀行
    • 1111人力銀行
  8. 執行長信箱
  • 學習與教育
  • 總管理處公告訊息
總管理處 / 最新消息

洪蘭:打破分數迷思,教育要教品格

2013.05.29
  • 天下雜誌 親子教育出版 
  • 原文出處:親子天下教育專刊《教出品格力》

品格培養,是從小就得教的歷程;它得在生活中慢慢養成,就像品味、風度一樣無法走捷徑,不能去補習班得來⋯⋯。

最近政壇上幾件大弊案讓品格的重要性再度浮上檯面,其實八百年前,但丁就說過:「道德可以彌補知識的不足,知識無法填補道德的空白。」我們過去過度重視智育,現在付出了代價。

品格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東西,大仲馬在《基督山恩仇記》中說,只有血洗得掉品格的污點,所以一個紳士名譽被汙衊時得去決鬥。在當時的社會,一個人的品格若有污點,他只有自殺或放逐兩條路,因為社會上已無他立足之地。

南宋洪邁在《容齋隨筆》中也說:「一點清油污白衣,斑斑駁駁使人疑;縱然洗遍千江水,不似當年未污時。」

品格培養是內隱的學習

無論中外,都是用生命在維護名譽,怎麼會想到現在名譽這麼不值錢,做了壞事被唾棄的人依然大搖大擺地吃香喝辣,已經被押判刑了還敢大聲放話,死不認錯,令人感嘆。但是如果這些弊案能讓父母看到品格的重要性,對國家也是一個轉機。

品格的培養是內隱的學習,是長期模仿、觀察,內化的結果,它是潛移默化的歷程,無法立竿見影,一蹴可幾。中國人說「三歲定終身」,三歲的孩子還未進學,它所指的不可能是「智」方面,但是宅心是否忠厚、會不會替別人想、懂不懂禮貌,三歲就可以看出來了。

所以「三歲定終身」應該講的是孩子的品格,品格不好,知識再好,誰敢用呢?所以教育孩子的重點應該是生活習慣的養成、敬業的態度和待人接物的禮儀,而不是斤斤計較考試考了多少分,讓孩子誤以為功課好就可以為所欲為。

 

>> 後台管理

  您是第 位來賓

版權所有 © 2008-2025 www.north-union.com.tw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螢幕解析為1024X7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