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页
回首頁 │ 加入最愛 ON / OFF
  1. 認識北聯文教
    • 執行長的話
    • 經營理念
  2. 師資介紹
    • 國文
    • 數學
    • 英文
    • 自然
    • 社會
    • 班導師
    • 安親課輔
    • 行政團隊
  3. 最新消息
  4. 榮譽榜
  5. 活動花絮
    • 資優競試
    • 超級小子數理菁英競賽 第一回
    • 生命教育系列活動
    • 北聯盃三對三鬥牛賽
    • 歷屆 資優競試
    • 歷屆 部落_森 單字大賽
    • 專業師資訓練
    • 小天使愛心義賣活動
    • 夏(冬)令營
    • 英語成果發表會
    • 活力北聯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校園活動剪影
  6. 學生感言
  7. 人才招募
    • 104人力銀行
    • 1111人力銀行
  8. 執行長信箱
  • 學習與教育
  • 總管理處公告訊息
總管理處 / 最新消息

10個好禮貌,怎麼教?

2013.06.24
大人講話,孩子愛理不理;說話時不看人家眼睛;上課學生暴粗口、開黃腔…… 孩子或學生的「無禮」行徑,背後究竟透露什麼訊息?如何引導孩子以禮待人?
  • 2011-05
  • 親子天下雜誌23期

 

一、遇見人不主動打招呼

狀況一:在電梯碰到鄰居,五歲的小明趕緊別過頭,躲到媽媽背後。

狀況二:校門口,導護老師面帶微笑向學生打招呼,學生卻不回話。

 

可能原因:

大人可從孩子的年齡、特質、場合等分別去觀察,了解孩子「不主動打招呼」的情境與對象,是偶爾因注意力放在別處而忽略,或是不分場合的普遍性習慣,還是針對「特定人物或場合」所展現的行為。

 

 

可以怎麼做:

年紀愈小的孩子,遇見不太熟悉的人,第一反應往往是警戒與退縮,這是保護自我的自然反應。大人這時可透過「小寶,這是住在隔壁的李媽媽」等介紹開始,自然將孩子拉入大人的社交圈,而不是動不動就用「怎麼不叫人?這樣沒禮貌」來責備孩子。

當我們期待孩子主動打招呼時,也可釐清雙方對「打招呼方式」的期待是否一致。台北市金華國中校長黃景生說,打招呼不見得都得大聲說「老師好、同學早」;碰上天性害羞的孩子,方式可能會拘謹些,即使只是眼神接觸的微笑、點頭、揮揮手,都可視為孩子練習回應的過程。大人先示範出自己熱情溫暖的一面,循序漸進,接受不同的打招呼方式。

還有一種比較棘手的情況是:隨著孩子年紀漸長,有可能會因不喜歡某位親友,而不想主動打招呼。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曾碰過一個案例,由於孩子總覺得媽媽被阿嬤欺負,所以常會瞪阿嬤、不打招呼。

 

>> 後台管理

  您是第 位來賓

版權所有 © 2008-2025 www.north-union.com.tw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螢幕解析為1024X7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