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页
回首頁 │ 加入最愛 ON / OFF
  1. 認識北聯文教
    • 執行長的話
    • 經營理念
  2. 師資介紹
    • 國文
    • 數學
    • 英文
    • 自然
    • 社會
    • 班導師
    • 安親課輔
    • 行政團隊
  3. 最新消息
  4. 榮譽榜
  5. 活動花絮
    • 資優競試
    • 超級小子數理菁英競賽 第一回
    • 生命教育系列活動
    • 北聯盃三對三鬥牛賽
    • 歷屆 資優競試
    • 歷屆 部落_森 單字大賽
    • 專業師資訓練
    • 小天使愛心義賣活動
    • 夏(冬)令營
    • 英語成果發表會
    • 活力北聯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校園活動剪影
  6. 學生感言
  7. 人才招募
    • 104人力銀行
    • 1111人力銀行
  8. 執行長信箱
  • 學習與教育
  • 總管理處公告訊息
總管理處 / 最新消息

就寢時間不固定 影響孩童行為表現

2013.10.18
【倫敦綜合外電報導】

倫敦大學學院(UCL)最新研究顯示,就寢時間較固定的孩童,行為表現較良好。 

英國《衛報》(Guardian)報導,這項刊登在《小兒科期刊》(Pediatrics)的研究指出,就寢時間不固定的孩童,較容易出現行為問題,像是過動、同儕問題或是情緒困擾。

如果孩童長期不定時就寢,影響可能更深。因為不固定時間就寢,會打亂自然生理運作,可能導致睡眠剝奪,進而影響孩童大腦發育以及行為表現。

倫敦大學學院記錄3歲、5歲與7歲3個年齡層共1萬多名孩童的就寢時間與行為表現。研究顯示,3歲孩童就寢時間最不固定,到了7歲,有超過半數的孩童都固定在晚間7時30分至8時30分就寢。

就寢時間不固定的3歲與5歲孩童,如果之後上床時間轉為較固定,則7歲時行為表現會有改善。若就寢時間不固定的問題置之不理,孩童未來的行為可能逐步惡化。

倫敦大學學院流行病與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凱利(Yvonne Kelly)表示,孩童早期發育對未來身心健康影響極深。「如果就寢時間不固定,心裡也會有種不安穩的感覺,可能會導致身心像是經歷時差一樣,影響健康發展與生理日常機能。」 

研究也發現,就寢時間較不固定的孩童,或是晚間9時以後才上床的小朋友,比較可能是來自社經背景較差的家庭。這些孩童平時生活習慣可能也較差,比如說不吃早餐、沒有人每天唸書給他們聽、房內有電視或是看電視時間較長。

>> 後台管理

  您是第 位來賓

版權所有 © 2008-2025 www.north-union.com.tw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螢幕解析為1024X7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