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页
回首頁 │ 加入最愛 ON / OFF
  1. 認識北聯文教
    • 執行長的話
    • 經營理念
  2. 師資介紹
    • 國文
    • 數學
    • 英文
    • 自然
    • 社會
    • 班導師
    • 安親課輔
    • 行政團隊
  3. 最新消息
  4. 榮譽榜
  5. 活動花絮
    • 資優競試
    • 超級小子數理菁英競賽 第一回
    • 生命教育系列活動
    • 北聯盃三對三鬥牛賽
    • 歷屆 資優競試
    • 歷屆 部落_森 單字大賽
    • 專業師資訓練
    • 小天使愛心義賣活動
    • 夏(冬)令營
    • 英語成果發表會
    • 活力北聯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校園活動剪影
  6. 學生感言
  7. 人才招募
    • 104人力銀行
    • 1111人力銀行
  8. 執行長信箱
  • 學習與教育
  • 總管理處公告訊息
總管理處 / 最新消息

怎麼做個稱職的現代父母?

2013.11.23
親子天下特刊
高壓力、高焦慮的時代,多數父母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,並為無法勝任親職而深感自責與愧疚。其實,不完美的父母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傷害,只要符合以下原則,就是夠好的父母。

現代父母到底怎麼當,專家提出兩個思維。

一、沒有完美的父母,只有夠好的父母:

「即使孩子已上了國中,我每天還是在想,在教養上,我哪裡做太多?哪裡做不夠?」李韻文(化名)說出了許多媽媽們的心情。

楊俐容觀察,高壓力、高焦慮的時代,多數父母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,並為無法勝任親職而深感自責與愧疚。

楊俐容在《情緒教養,從家庭開始》一書中提醒,英國心理分析大師溫尼考特(D. W. Winnicott)的臨床經驗發現,不完美的父母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傷害,只要符合以下原則,就是夠好的父母:

● 對自己坦承:釐清給予孩子的規範,是自己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求。並且,不以孩子做為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。

● 及時察覺並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:教養過程難免出現衝突、憤怒等負面情緒,父母要了解情緒的必然性,並察覺自己疲倦、煩燥的情緒已經來襲,適時找人接手,或暫時離開教養情境、冷靜下來,以免對孩子大動肝火。

● 充分表達愛意:心理學家研究發現,在合理範圍內,不論管得緊一點或管得鬆一點,只要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,多半能養出負責成熟的孩子。

● 獨立自主:不以孩子的表現來界定自己的價值。

● 重視溝通:不讓孩子因為與父母不同而背負違逆父母的罪惡感。

 

● 承認人的不完美:寬恕自己及孩子所犯的錯誤。

二、先當父母,再做朋友:

受西方開放式教養觀的洗禮,為親近孩子,台灣的父母也有著揚棄過往威權教育,和孩子當朋友的想法。但是,劉慈惠提醒爸媽,孩子需要你在他行為失當時,引領他走向正當的道路。先當好父母,才能和孩子當朋友。

父母的權柄該如何拿捏?在孩子面前建立「權威」,而非以「威權」對待孩子。兩者的差異在於,權威是一種引導孩子的能力,威權則是藉著身為父母的力量,讓孩子害怕。

父 母的權威必須建立在「帶著愛的管教」基礎上。研究顯示,教養孩童的歷程中,同時需要父母的溫暖與控制;研究也證實,高度溫暖、高度控制的「民主權威型」父 母,對孩子的合理需求有合理回應,同時也會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,對孩子有合理的要求,並提供明確的期待及規則。如此,才能培養出有正向社會人格及成就的孩 子。

劉慈惠認為,教養的終極目標是「品格」教育。而帶著愛的管教,是現代父母必須要有的「基本知能」,是品格教育的重要基石,幫助孩子得以從他律發展到自律,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主張。

>> 後台管理

  您是第 位來賓

版權所有 © 2008-2025 www.north-union.com.tw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螢幕解析為1024X7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