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页
回首頁 │ 加入最愛 ON / OFF
  1. 認識北聯文教
    • 執行長的話
    • 經營理念
  2. 師資介紹
    • 國文
    • 數學
    • 英文
    • 自然
    • 社會
    • 班導師
    • 安親課輔
    • 行政團隊
  3. 最新消息
  4. 榮譽榜
  5. 活動花絮
    • 資優競試
    • 超級小子數理菁英競賽 第一回
    • 生命教育系列活動
    • 北聯盃三對三鬥牛賽
    • 歷屆 資優競試
    • 歷屆 部落_森 單字大賽
    • 專業師資訓練
    • 小天使愛心義賣活動
    • 夏(冬)令營
    • 英語成果發表會
    • 活力北聯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校園活動剪影
  6. 學生感言
  7. 人才招募
    • 104人力銀行
    • 1111人力銀行
  8. 執行長信箱
  • 學習與教育
  • 總管理處公告訊息
總管理處 / 最新消息

自然探索-人獸有別在於心智

2014.10.15
出處:《科學人》第152期(2014年10月號)
【撰文/斯蒂克斯(Gary Stix)翻譯/潘震澤】

隨著人腦變大,人類演化出卓越的認知能力並高度社會化,這些獨特的心智能力增進知識文化的傳遞與互助合作,成為人獸之別的關鍵。

 

重點提要

■我們一度以為,人類與其他動物的不同,在於會使用工具以及擁有各種卓越的認知能力,但在進一步觀察黑猩猩與其他大猿之後,證明上述想法是錯誤的。

■在一般推理能力的測驗中,黑猩猩與人類幼兒的表現一樣好,但牠們缺少人類親戚與生俱來的許多社交能力,例如黑猩猩在大群體中不會合作,這是建構複雜社會所必需的能力。

■比較人類與黑猩猩的心智能力可以發現,造成人類之所以獨特的一項關鍵因素,可能是演化出察知他人在想些什麼的直覺,因此才可以合作完成共同的目標。

在德國萊比錫(Leipzig)的一間心理學實驗室裡,兩名幼兒看著放在一塊板子上的甘貝熊軟糖,卻搆不著。他們若想要拿到那些軟糖,必須兩人同時拉一根繩子的兩端;如果只有一名小孩在拉,繩子就會鬆脫,結果是兩人都拿不到軟糖。

在幾公里外的萊比錫動物園猩猩館(Pongoland),研究人員在一間透明塑膠玻璃房重複了相同的試驗,只是對象換成兩隻黑猩猩;牠們如果通過了繩板測驗,得到的獎賞是水果。

研究人員利用這種方式測試人類幼兒及黑猩猩,目的是想解開一個困擾已久的難題:人類這個物種為什麼會如此成功?智人(Homo sapiens)與黑猩猩(Pan troglodytes)共享將近99%的基因組成,那為什麼人類佔據了全球陸地上幾乎每個角落,一路走來還建造了艾菲爾鐵塔、波音747客機以及氫彈?而黑猩猩仍然生活在非洲赤道的濃密叢林中,為了尋找晚餐而辛勞奔波,一如牠們的祖先在700萬年前左右的行徑?當時古人類與大猿(great ape)正分道揚鑣,形成不同的物種。

任何以演化時間為單位的事件,都是需要數十萬年或數百萬年才能完成的事,這中間確切發生了什麼事,科學家永遠無法達成共識。多年來的主流觀點認為,唯獨人類能製造並使用工具,以及能運用數字與其他符號思考;但隨著我們對其他靈長類的本事有更多認識之後,這種想法已遭摒棄。在正確的指導下,黑猩猩也能使用加法、操作電腦以及點燃香菸。

【全文未完,完整內容請見《科學人》第152期(2014年10月號)】

>> 後台管理

  您是第 位來賓

版權所有 © 2008-2025 www.north-union.com.tw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螢幕解析為1024X768